加快發展新能源是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先手棋。近年來,許多企業大力發展新能源項目,在擴大新能源項目規模的同時,各項標準體系需求也在不斷完善。今年,由中國電子節能協會邀請包括天賜、新宙邦、國泰華榮、法恩萊特在內的14家鋰電池電解液行業代表企業參與探討并征集意見,經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北京理工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一同審議,發布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企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中明確了綠色工廠的團體評價標準,其中引用了多個標準文件或規范要求,并涉及綠色制造、工業污染物排放等,這對新能源電解液領域的各家企業優化現有生產技術及管理方式有一定指示性作用。
14家主要的參編單位有:上海東庚化工技術有限公司、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宙邦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張家港市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博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九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賽維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坤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航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石家莊圣泰化工有限公司、湖州昆侖億恩科電池材料有限公司、新鄉華銳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綠色智匯能源技術研究所。
此次作為唯一受邀的技術與設備提供方,東庚希望通過自身在反應與分離技術、低碳解決方案及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豐富落地經驗,持續為全球范圍內的企業帶去自身的行業實踐經驗,推動電解液行業工廠標準化、綠色化建設,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貢獻科技的力量。
該團體標準將國際與國內的標準相結合,體現了綠色工廠領先的發展水平。標準的制定參考了當前與“綠色工廠”活動相關的主流國際標準,為系統性、全面性編制“綠色工廠”評價標準要求奠定了基礎。
該團體標準采用了業內嚴格的評價細則、在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與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績效6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依據受評工廠的實際情況確定可選要求的滿足程度。標準中注明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制造業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原材料和污染防治措施為基礎,與國家產業政策、清潔生產政策和環境保護政策一致,符合國家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的要求。此外工廠采用適用的標準或規范對產品進行碳足跡核算或核查,利用核算或核查結果對其產品的碳足跡進行改善,核算或核查結果對外公布。且產品宜滿足相關低碳產品要求。
電解液對產品純度要求極高,獲得電子級純度的產品對工藝技術有著苛刻的要求,且生產過程中的碳足跡受到嚴格監管。東庚所提供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企業制定能耗更低、經濟效益更高的最優方案,幫助新能源、新材料企業實現設備用地集約化、操作自動化、生產連續化、能源低碳化、工業經濟化的優化目標。
未來,東庚將繼續發揮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專業優勢與科技實力,助力中國碳中和領域的標準化建設。
下一篇:保住“綠碼”|解鎖未來低碳之旅